了解更多
Default Banner
swoosh-mobile
入秋後喉咙乾涩 咳嗽不断?中医师推荐一食疗 助你润喉化痰
中医
swoosh-desktop

近日入夜开始阵阵秋风,小朋友脏腑娇嫩,形气未充,容易在此时咳嗽不断。秋燥咳嗽主要特点是初起有喉咙乾涩,鼻子黏膜丶皮肤乾燥,以及咳嗽少痰等上呼吸道症状。秋天常见的燥咳,其实有凉燥丶温燥之别,乃因寒热之气所影响而有所区分。凉燥因兼有近冬之寒气所形成,而寒气会把水液凝结,导致津液不能输布润泽而出现。温燥则是初秋常见,因炎夏馀热,热消灼津液而成燥。

清代医家俞根初:「秋深初凉,西风肃杀,感之者多病风燥,此属燥凉,较严冬风寒为轻;若久晴无雨,秋阳以曝,感之者多病温燥,此属燥热。」——《通俗伤寒论》

如何辨识咳嗽类型
  • 温燥兼热,乾咳一般无痰或者有黏稠痰液,身体怕热而偏向於喜冷饮,舌边尖红赤
    • 温燥:治疗以甘凉丶润肺丶生津爲主
  • 凉燥兼寒,同样是乾咳但少痰之馀质地清稀,怕冷而喜热饮,舌质偏淡。
    • 凉燥:治疗以温润丶益肺爲主 

食疗推荐 —— 陈皮川贝炖雪梨

川贝味甘性微寒,有清热润肺丶化痰止咳之功效。陈皮性温,配合雪梨能缓其寒凉特性,此食疗适合秋燥咳嗽人士食用,简单而无碍於难以辨别温燥凉燥。另外保留梨皮,有清心润肺止咳丶清热润燥化痰的功效。

材料:陈皮 10克丶南北仁 10克丶大雪梨 2个丶川贝3-5克

做法:陈皮浸软後切幼丝,川贝研碎备用。雪梨近顶部处切开挖走梨心和核,保留梨皮,将梨分装在两个小炖盅内,平均加入陈皮丝丶杏仁丶川贝,隔水炖1.5小时以上即可。

预防

平常身体虚弱抗病力较差的人,在秋季易感燥邪而发病,所以应多饮水,多食各种蔬果。家长们要未雨绸缪,平日多增强小朋友的抵抗力,并在天气转变时注意颈部丶後背保暖。如有任何疑问,请向注册中医师查询。

撰文:林之兰医师  港怡医疗中医服务注册中医
(文章刊登於 2024 年 10 月 17 日《HK01》)
撰文者